2023年8月12日,厦门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白鹭体育场通过预验收。(本报记者 王协云 摄)
(相关资料图)
历经近千个日夜的漫长等待,今天,厦门奥体中心白鹭体育场正式展开竣工验收。未来十年,它将作为世界三大田径赛事之一的世界田联钻石联赛举办地之一,向世人呈现厦门这座高素质高颜值国际化现代化城市,体育事业、产业发展的累累硕果。
厦门白鹭体育场位于厦门市翔安区海滨,其独特功能定位使其成为我国内首座、世界第三座可实现专业足球场与综合田径场自由转换的体育场。该项目建筑面积18.06万平方米,外观上,场馆通体白色,造型吸取闽南大厝、海浪、白鹭等本土元素,庄严而不失灵气;建筑南北拱跨度约350米,南侧形成约80米宽的景观开口,这也是国内唯一能够在场内看海的体育场。
不可否认,如今“体育”已成为解码一座城市的钥匙。它不仅流传于世代相传的人文底蕴间,更是融入城市的设施里、细节里、日常中,成为高速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引擎。
今年6月,厦门人民体育场重获青春,吸引不少市民“抢鲜”体验和点赞叫好。仅两个月后,厦门白鹭体育场即将高标准亮相,特区体育事业发展步伐向岛外再度延伸——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赛事、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培育具有厦门特色的赛事品牌,持续放大体育赛事的综合效应,聚力打造国际体育名城……以赛带产、以赛促商,新一轮体育事业、产业发展蓝图,正随着白鹭体育场的建成投用徐徐展开。
陈忠文:将蓝图绘入现实
厦门路桥工程公司白鹭体育场技术负责人陈忠文。(本报记者 杨进福 摄)
翻看厦门奥体中心项目的各项施工章程,在扉页的作者栏时常能看到一个名字——陈忠文。身为厦门路桥工程项目技术总工,项目建设近3年间,他作为时代见证者,踏遍特区东部海岸,经历着沿海滩涂地向体育新城的强势崛起;作为项目建设者,他将蓝图“绘入”现实,构筑起了总占地66万平方米厦门奥体中心的“钢铁脊梁”。
标注多如繁星 工程精益求精
如将白鹭体育场按材料进行拆分,钢结构占据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据了解,项目整体用钢量超3万吨,其中,横跨体育场两端的一对巨拱用钢量更是达到了8000吨,几乎占整体用钢量26%。
巨拱好比场馆的“脊梁”,体育场上部由万吨钢材编织成的穹顶能稳固支撑,它们功不可没。据陈忠文介绍,双巨拱长度均约350米,还同时垂直向外倾斜了约22度,超长、不规则钢结构难以一次构筑成形,因此在设计时,双巨拱被分成了38段,计划采用预制拼装工艺进行建设。
“这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稍有偏差‘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工程量、造价和工期都会带来显著的放大效应,必须精益求精。”陈忠文向记者展示了项目部分钢结构图纸,图中的标注多如繁星,这每一项数据的背后,都是夜以继日的方案讨论、演算、论证和方方面面的沟通协调工作。
“厦门奥体中心白鹭体育场是特区跨岛发展的新极点,也是中国体育场馆建设技术的集中展示,只有将其建得固若金汤才能不辱使命。”3年多来,这股沉甸甸的责任感如山如海,一直都压在陈忠文的心头。
起草施工推演 驾驭“庞然巨兽”
在一般项目施工中,现场使用300吨吊车就已足够,但在白鹭体育场建设现场,数百吨的预制组件屡见不鲜,为满足双巨拱吊装需求,项目在场内布置吊车的最大体量甚至达到了1250吨级。
陈忠文回忆道:“体育场场芯(体育场场内中央可供履带吊施工与材料堆放区域)约21000平方米,两辆千吨级吊车组车区域就占了其中约9000平方米,再加上周边还设置施工安全警戒以及大型钢构件地面焊接区、建材堆料区,可活动的区域少之又少,同时还有各类数百吨不等的吊车在配合地面钢构焊接,稍有不慎还将影响其他作业面。”
为了能驾驭这两只“庞然巨兽”陈忠文在繁忙的施工中挤出时间,起草了《白鹭体育场屋面钢结构施工推演》。该规程好似“剧本”一般,详细规划了吊车定位、转向,吊车行驶路径地基加固区域,甚至钢材吊装偏转角度、配合焊接的注意事项,都一一记录其中。
隔行如隔山,陈忠文坦言,自己实操技术要远不及拥有多年操作经验的技术人员。这些专业知识从何而来?夜以继日地学习,细致入微地记录,办公桌上那厚厚的一叠笔记,就是他工匠精神最好的注脚。在项目建设的 “破浪前行”中,他甘心做沉默的砥柱,成为建筑中的坚强骨架,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许柏麟:创新是破局的钥匙
厦门路桥工程公司白鹭体育场现场负责人许柏麟。(本报记者 杨进福 摄)
2023年5月8日,白鹭体育场内,18面看台模组在吊机的牵引下缓缓降入基坑,内圈移动看台向后侧移动,使体育场场芯几乎扩大了“一圈”,400米标准跑道逐渐显露……从专业足球场变为综合田径场,白鹭体育场完成了首次华丽“变身”。
这一刻,厦门路桥工程公司白鹭体育场现场负责人许柏麟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在他眼中,此次转换意义非凡:“这是‘质量强国建设’的特区答卷,更是‘中国设计’闪耀世界舞台的又一力证。”
双脚丈量热土 塑造全新路径
从形式上来看,白鹭体育场与一般体育场馆的功能转换逻辑有些相似,但在实际转换的体量上却是大相径庭——由足球场向综合田径场转换,看台座位数量由60592座变为53443座,看台座位变化量多达7000余座,放眼世界体育场馆亦属罕见。
“如此复杂且规模巨大的体育场馆建设,在我10年的工作历程中,还是头一回遇到。”许柏麟坦言,在设计之初,项目部也曾借鉴全球其他两座可实现足球和田径功能转换的体育场相关建设经验,但由于白鹭体育场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区位条件,这些外来的建设经验似乎有些“水土不服”——台风多、降水多,再加上沿海滩涂地基较软,如一味模仿其他体育场将大型液压机埋入基坑用于看台升降转换,后期机械维护不易,场馆转换稳定性也将大打折扣。
难题当前,“创新”往往是破局的钥匙。着眼一线、立足实践,厦门路桥工程公司的建设者们以技术开路:数百张设计图纸,千余个看台部件的拆分重构,无数次的现场测量与比对……尽管攻坚阶段正值夏季,但毒辣的阳光丝毫不减建设者们的斗志,在特区东部海岸上,他们以双脚丈量发展热土,以汗水化作创新源泉,誓要造就一条体育场功能转换新路径。
沉入建设一线 不漏一处险情
相比于坐在办公室“纸上谈兵”,许柏麟更热衷于沉入建设一线:“场馆功能转换,关键就在于如何将看台有序‘收纳’在体育场内,这项工程仅凭平面图纸远远不够,需要走到场馆实地进行研究、试验,才能保证工法可行、可靠。”
厦门奥体中心占地约66.6万平方米,在前期原始地貌多变,有旧堤岸、滩涂、孤石山包、未拆迁构筑物等等,在勘测设计的日子里,许柏麟带领建设者们穿梭其间,有时还要下入基坑内进行考察,每天都像经历“越野长跑”,鞋底磨平甚至穿孔已是家常便饭。
“宁可跑断腿,不漏一处险”,作为现场负责人的许柏麟常以此激励自己:“一场比赛或者演出,观众们通常要在场馆看台上待数小时。‘看台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观众的安全,因此,我们研究出的工法在‘行得通’的同时,更要‘靠得住’。”
“浅环坑吊升式转换法”,这是由厦门路桥工程公司参与研发的国内首个体育场功能转换技术,它的出现使白鹭体育场成为国内首座、世界第三座可实现专业足球场与综合田径场自由转换的体育场,更向世人展现了其相比两座“前辈”体育场更优的转换性能——适应性好,可根据现场需要灵活组装看台;质量强,以“浅环坑吊”取代“深基坑液压抬升”,规避机械维护不周造成的转换不稳定因素。
X 关闭
Copyright © 2002-2020 太平洋美发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邮箱:93 96 74 66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