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观诸法如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寅三、相续差别(分二科)卯一、简五识
又非五识身;有二剎那,相随俱生。亦无展转无间,更互而生。
「又非五识身;有二剎那,相随俱生」,前边说是「生缘差别」,有了作意心所,心才能生起活动,那么生起来以后还是不一样的。现在先说「五识身」。又不是「五识身;有二剎那,相随俱生」,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五个识的体性,「非」,这个「非」字就念在这里也可以。非「有二剎那,相随俱生」,它只有一剎那。这五个识这一剎那以后就变了,不能相续下去,不可能有二剎那连续起来同时的生起活动,它没有这个力量,它没有这种能力相续地随转。前五识只有一剎那,第二剎那就变了。
「亦无展转无间,更互而生」,譬如眼识只有一剎那就过去了,第二剎那就不是眼识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都是这样子。但是,是不是眼识生起以后就应该是耳识?或者是鼻识、舌识、身识?不是的!「亦无展转无间,更互而生」,也不能够展转地;不间断,眼识就一定和耳识不间断地就生起?也不是的。这因为各有各的自性、所依、所缘、助伴、作业,它不是有决定的连贯性,所以就没有一定的次第的;「亦无展转无间,更互而生」。
韩清净《披寻记》:「又非五识身有二剎那相随俱生等者:此说五识由根不坏、境现前,或随一生,或复俱转,于一剎那差别可得。谓于尔时,若一眼识生缘现前,即于此时一眼识转;若于尔时乃至有五识身生缘现前,即于此时五识身转。然无力能相续随转,是故说言非五识身有二剎那相随俱生。又五识身依、缘、作意各别而生,自不与余作违顺缘。即由如是不随顺义,是故说言亦无展转无间更互而生。」
此处说五识的生起条件,要根不坏、境界现前、还有能生作意正起。有时是五识中的眼识或耳识其中一个产生,或五识同时一起活动,在一个剎那里面,可能是一个,可能是两个,可能是三个,可能是全部,一起活动。如果那时有一个眼识产生的因缘已经现前了,在这时只有一个眼识会生起;如果那时,乃至是省略之词,有二或三或四,或是五个识产生的因缘已经现前,此时五识就会同时生起。
然而五识生起后,不会再相续,第二剎那就是意识的分别,所以说五识身不会有二剎那相随俱生。又五识身所依的根、所缘的境及能生作意是各别产生,自识不会给与其余四识作违缘或顺缘,就由这不随顺的道理,所以说亦无展转无间更互而生。
比如眼识与耳识,它们生起的因缘不一样、作意的因缘也不一样。眼识不会与其它的耳鼻舌身作违顺缘,不会障碍其它的识生起,也不会随顺它生起,五识彼此不可以互相作违顺缘。重点是在第六意识,因为它们是随着第六意识的作意力而转的,前五识是不自主的,不会说我眼睛看完了,你耳朵去听,它不能做这种命令,只有第六意识才可以,所以说五识不会展转更互而生。
卯二、显意识(分三科)辰一、辨次第(分二科)
巳一、寻求心及决定心(分二科)午一、别释其相(分二科)未一、寻求心
又一剎那,五识身生已;从此无间,必意识生。
释遁伦集撰《瑜伽论记》卷第一(之下):次第中,文分为四:一、明五识剎那;二、明五心差别;三、释经「一心」言;四、明五心缘境之世。
五识剎那中,《唯识》第四有二说:一云、唯一剎那,以此文等为证;二云、此依未自在位,多分率尔心唯一剎那,非等流及自在。
染净心生,「谓分别故,及先所引故」者,曾未得境,今分别故;前已得境,谙悉故生。言「意识中所有,由二种因」下,若等流意识,亦由二因;若等流五识,唯由第四染净意识所引,以无分别故。由此道理,故上论说眼等五识随意识转。
「又一剎那,五识身生已」,就是接触外面的境界,当然是前五识;前五识和外面的境界一剎那间就生起来了。生起来的时候,「从此无间,必意识生」,从这一剎那不间断地,没有间隔,决定是第六意识生起了。这样一剎那的五识就是率尔心,它就是率尔心了。「无间,必意识生」,这个就是第六意识第二剎那生起,意识生。当然,有一个同时意识那也过去了。
韩清净《披寻记》:「又一剎那至必意识生者:此中五识或随说一,或复一切,于一剎那率尔生已,从此无间不随俱生,不更互生,此名率尔心。然于尔时,定有意识缘现在境分别寻求,是故说言必意识生,此名寻求心。」
此中五识身生是讲其中一个识,或是五识全部,于一剎那率尔生已,从此无间不会相续下去,不会互相影响别的识生起,这称率尔心。然而五识率尔心缘境以后,定有意识缘五识所缘的境界分别寻求,所以说必意识生,称为寻求心。
率尔就是剎那接触境界以后,眼睛看到色,耳朵听到声音等,从此无间第六意识的寻求心生,前五识不相随俱生,不会再有第二剎那的眼识生,也没有力量去警策余识生起,不会和其它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展转无间更互而生。这一剎那接触到境界时,称为率尔心。然于当时,定有意识缘着现在境分别寻求,其实就是和五识相同的境界,称作现在境,所以说必意识生,称为寻求心。
意识缘的现在境,是和五识缘相同的境,称现在境,后一剎那和前一剎那一样的。如果要再详细说所谓的疏所缘缘和亲所缘缘,第六意识根据疏所缘缘来说是缘过去,因为前五识认识完了,然后接下来才是它;如果缘的亲所缘缘是缘现在,因为每一个识的亲所缘缘都是缘现在。唯识学的主张是:过、未无,现在有,一切识现前时,能缘的见分和所缘的相分,一定是剎那同时存在,所以是唯缘现在。
未二、决定心(分二科)申一、简散乱
从此无间,或时散乱;或耳识生、或五识身中随一识生。
「从此无间」,第二剎那以后。「或时散乱」,就是在第三剎那的时候,或者这时候就散乱了。这是因为寻求的时候,第六意识寻求外面的境界没有兴趣,就是不专注,不注意这个事情,那么这个心就变了,就去缘别的事情去了,所以就是散乱了;心不专注,就是不注意那个所缘境的事情。「或耳识生」,这个时候就没有一定的次第,或者是耳识现起了,那么有声音来,「耳识生起」。「或五识身中随一识生」,也不是决定耳识,或者就是五识身里面,那一个有因缘和合了,那么就出现了一个识。那么,这是散乱的境界。散乱的情况就是率尔或寻求心以后,就不再有决定心相续了。
申二、成决定
若不散乱;必定意识中,第二决定心生。
若是这个第六意识生起了以后,它没有散乱,它对于前五识的所缘境,它这时候能专注,来寻求。「必定意识中,第二决定心生」,「意识中,第二」,寻求也是第六意识,所以决定也是第六意识,所以决定是「第二」,是第二个意识,就是意识的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这时候「决定心生」,就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情。
韩清净《披寻记》:「或时散乱至决定心生者:此说意识起寻求已,从此无间,或时散乱,或不散乱。由散乱故,彼初意识便不明了。不明了故,于尔所时,若有声相率尔现前,耳识得生;或复余相随一现前,五识身中随一识生。若不散乱,意识明了,定于所缘能生胜解,是名第二决定心生。所以者何?谓若意识任运散乱,于尔所时境相不了,应说彼心堕入过去,于现在境定不相续。无欲等生为因缘故。与此相违,当知意识定相续起,于所寻求而得决定。此名决定心。」
此处是说第六意识寻求前五识见色闻声的境界以后,可能散乱,也可能不散乱。若因散乱的影响,意识就不明了。因为不明了境界的关系,当眼见色,寻求还不是很清楚时,有声相率尔现前,耳识又去分别声音,或者其它的鼻舌身、香味触等其它的境界现前,五识身中随一个识,鼻识舌识身识就会产生。
如果意识寻求以后不散乱,意识能够专注,继续明了,对于所缘的境界,能够产生强而有力的认识,印可决定这件事情,称为第二决定心生,能够决定现在是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五识以后的意识若散乱时,对于眼前的境界就不明了,那时的心可能回想过去的事情,堕入过去,对于现在五识所缘见色闻声的境界,不会再相续,因为没有想要再继续看、继续听的欲力、念力、境界力、或串习力,使意识继续作意产生决定心。与此不同的情况,当知意识决定相续生起,比如五俱意识看到这一朵花想要再看,才会继续看,对于它所寻求的事情,就会得到决定相续前五识的活动,称作决定心。
午二、结成分别
由此寻求、决定,二意识故,分别境界。
前边是「别释其相」,各别的解释寻求心的相貌、决定心的相貌,解释完了。现在结束这一段,「结成分别」。
「由此寻求、决定,二」个「意识」的相貌的关系,就是由这二个心情去「分别」所缘「境界」;寻求是分别,决定也是分别。
巳二、染净心(分二科)午一、标列二因
又由二种因故。或染污、或善法生;谓分别故、及先所引故。
「又由二种因故。或染污、或善法生」,又第六意识,它是有二个原因,或者是染污,或者是不染污的善法生起来;「染污」就是烦恼心所。有二种原因生出来不同的心所法,那两种呢?「谓分别故、及先所引故」,「分别故」,就是对那个情况不太明白,他要去观察、去想一想,那就叫做「分别」。「及先所引」,就是前一剎那的心所引生的,就是前一剎那的心已经明白了那个情形,第二剎那、第三剎那就随着第一剎那的情况相续下来,那么叫做「先所引」,那就是等流了。「及先所引」,有等流的意思,也有染净的意思。前面是染,它随着也是染污;前边是清净,也随着清净。
午二、辨转随转(分二科)未一、具二种
意识中所有,由二种因。
第六意识的染净心,它是二种原因而生起。谓分别故、及先所引故。
未二、唯随转(分二科)申一、释(分二科)
酉一、唯由先引(分三科)戌一、标
在五识者;唯由先所引故。
「在五识者」,这两种原因在第六意识是完全具足的,若在五识呢?「唯由先所引故」,它是由前一剎那的导引,它才能够这样子去认识的;它不具足分别。
戌二、征
所以者何?
什么原因呢?
戌三、释
由染污、及善意识力所引故。从此无间于眼等识中、染污及善法生。
「由染污、及善意识力所引故」,五识的这个了别性,它是由染污的意识、由不染污的善意识的力量所导引故,它才能继续地了别这个境界的。「从此无间于眼等识中、染污及善法生」,「从此无间」,就是从前一剎那那个意识的导引,那么它中间没有间隔,就是「于眼等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前五识,或者是染污生起,或者是善法生起;或者善心所生起,或者烦恼心所生起。前五识是这样的情形,唯由心所引。
酉二、不由分别
不由分别,彼无分别故。
「不由分别」,前五识的活动,不是由于它自己有能力分别,不是。「彼无分别故」,彼前五识没有这个独立的能力,我去判断什么、去观察什么的。 因为前面说过,率尔以后的寻求和决定,是第六意识分别,前五识不能寻求和决定,因为它只有现前的了别而没有分别。
申二、结
由此道理;说眼等识,随意识转。
就这个道理,所以说眼等五识它只能随顺第六意识活动,它不能独自地活动。
韩清净《披寻记》:「又由二种因至随意识转者:此中通说意识及眼等识有染净心及等流心。染污、善法差别而生,是名染净心。分别所起及先所引,是名等流心。」
这里通说意识和眼等识有染净心还有等流心。因为染污、善法差别而生,称为染净心。由第六意识的分别生起染净,称为分别,第六意识生起染净分别以后,引发前五识染净心生,称为先所引,由分别所起及先所引的染净心相续生,称为等流心。
- 喜 欢 作 者 -
X 关闭
Copyright © 2002-2020 太平洋美发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邮箱:93 96 74 66 9@qq.com